星期六, 十二月 16, 2017

断舍离


“Recycling?”
店员以一个友善的微笑,
换取了我的Thinkpad。
一条短暂的抛物线从他手中划出。
T40平稳而沉重地与回收箱撞击的
那一刻,我突然有一种感觉:
被“回收”的其实是我。

十年。一个人的一瞬,另一个的
半生,一台笔记本的沧海桑田。
这从香港追随而来的旧友,
它看起来还是那么稳重可靠,
依然是掩不住的耿耿忠心。
但兴衰之间,当初那种意气风发
已换成了种种迟疑、滞涩和力不从心,
一如我们誓言不忘的初心。

也许我应该拍一张照的,
这样会让我心安理得一点:人之常情,
是在有意无意中构建柔性的虚空,
以对抗日渐坚硬的真实,
并且相信逝去的生命会在其中延续。

而它曾经记住了多少我的过去,
那已被我自己的大脑舍断了的生命?
即便——保险起见——我已卸下了它的硬盘,
在那墨色的躯壳之下,在场与场的纠缠中,
在雾起云落的幽闭中,仍有不可触及的存在。
那,便是它和我都已回不去的初心。

硬盘!这顽固的强大记忆的拥有者,
必要时却不得不以“意外”丢弃的数据
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。如阿茲海默症长者,
以适时的失忆换取恩怨的消弭。
所以最该割舍的,不正是那顽固的记忆吗,
那些我们自以为是、深信不疑的虚空?
“人生若只如初见”,悲又何来。古人如是说。

于是断执念,舍欲求,离烦恼,远常情。
淡淡一句“爱就是慈悲”,刹那间散尽了尘缘。
然则大德成,泪已干。负一人便负众生。
肉身的尽头是空,佛的尽头是极乐。
极乐是什么?妄言曰 Imaginary。

而我,皮囊中盛满卑微的人情物欲、痴嗔悲喜,
断了往极乐的去路,追随那些先舍我而去之物,
在一条抛物线上一遍遍地道别、转身......
陌生的轮回中,满含反顾与迟疑。

没有评论:

读陈先发《时疫与楚歌九章》(择二)

源头之物 诗之要义在于深知诗之无力。 新冠病毒找不到源头?那么 什么又是这首诗的源头? 我们都有被刻意遮蔽的生活 找不到源头的东西,在幽微中 掌控着世界的各种均衡 光和影的分布,人心的 起伏,生离死别的几率 或者它还决定,今天早上你 打喷嚏的次数 你的...